解密“医养结合”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

首页 > 医养结合专栏

解密“医养结合”

时间: 04-18  来源: 未知
    什么是“医养结合”?它对于当今社会又有着什么意义呢?
    解密“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为一体,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医,包括医疗诊治、健康咨询、健康检查、临终关怀等服务;养,包括生活照护、精神心理、文化活动等服务。医养结合的特点可归纳为八个字:“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就是把医院和养老院合二为一,让老年朋友在养老的同时,得到充分的医疗保障。
    据了解,截至2015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0.5%,已经超过国际老龄化标准。预计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2.48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2%。同时,失能老人数量持续增加,目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总数已达4023万。而且,由于我国出生率的持续下降以及民众预期寿命的持续上升,我国的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速,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也催生了对养老产业的巨大需求。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成发展重点
    民政部网站2016年7月6日公布了《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实现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有序共享。
    在养老服务领域,《规划》要求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按要求配套建设社区日间照料机构,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大力支持农村互助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积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通过补助投资、贷款贴息、运营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服务机构。
    对医养结合发展,《规划》提出,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布局,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重点发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增加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床位,提高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到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4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比例不低于30%。
    国内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
   “医养结合”的“青岛经验”。山东省青岛市是国内最先试点“医养结合”、融合程度最深的城市,青岛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对本市户籍60岁以上 “三无”、低保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同时,鼓励二、三级公立医院转型为老年医院、护理院或开设老年专护病房,提供医养结合型医护服务。此外,青岛市首批建立起护理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全部纳入支付范围,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约803万人参保,资金全部来源于医保基金。
    甘肃成立医养结合专家库。近日,甘肃省卫生计生委、省民政厅发出通知,要求成立甘肃省省级医养结合专家库,并从全省范围内遴选省级医养结合专家库成员。专家库成员需自愿服从安排,能够承担有关医养结合学术交流、师资培训、课题研究、政策制定、项目论证、规划设计、规程编写、调研督查、考核评估等工作任务。
太原推进“互联网+”居家医养结合模式。以太原市第九人民医院为实体,建立“易护到家”移动医疗 O2O 平台,设立家庭病床科,明确服务项目、流程、区域,为社区行动不便居家养老老人提供签约上门医疗护理服务。
    未来的“医养结合”可能会有四种存在形式
    国家卫计委家庭发展司家庭发展指导处处长蔡菲在2015年清华养老产业高端论坛上指出,医养结合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长久之计。未来的“医养结合”可能会有四种存在形式:
    1.鼓励原有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现有的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只要有条件就可以开办养老服务。结合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原来的医疗机构可以转变成康复医院或护理医院,为周围社区提供综合的、连续的养老医疗服务。
    2.原有的养老机构可增设医疗服务资质。我国目前大多数的养老机构没有医疗资质,2014年国家卫计委印发了养老机构医务室、护理站的基本标准。只要有一个医生、一名护士就可以申请医务室,门槛大大降低。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还鼓励它开设老年病医院、专科医院、护理医院、康复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
    3.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这种情况目前比较普遍,很多社区,养老院就建在社区服务中心附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定期上门巡诊,遇到紧急情况社区服务中心也能及时处理,及时转诊。现在真正实现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有很多地方甚至排了几百人,这种模式也是国家特别鼓励的。
    4.医养结合进社区、进家庭。这主要依靠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通过推行家庭医生模式,为社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