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护士当养老院长,年轻人却不愿意来就业,人到老年招人嫌?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

首页 > 要闻一览

90后护士当养老院长,年轻人却不愿意来就业,人到老年招人嫌?

时间: 01-12  来源: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
        沈佳丽今年28岁,平日里在浙江海宁工作,曾经是护士的她现已经成了一位养老院院长。


        在医院的急诊科工作的那段时间里,沈佳丽经常会接触到一些老人,她也经常在业余时间去养老院做义工,并由此萌生了进入养老行业的想法。

        五年前,沈佳丽学生时期就读的初中被改造成了一家养老院,并向外公开招募院长,沈佳丽通过了筛选,就此进入了养老院工作。

微信图片_2.jpg


        现如今,沈佳丽已经组建了一支23人的护理团队,致力于照顾入住养老院的91名老人。

        养老院的工作十分辛苦,由于91名老人中仅有9位有自理能力,因此沈佳丽和护理人员们在生活中便免不了要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为老人们清洁身上的屎尿。工作强度极大。

        作为养老院的管理者,沈佳丽还要负责养老院的整体维护运营,比如最近寒潮过境,沈佳丽便要想方设法防止养老院的水管冻裂,用沈佳丽自己的话说,她就像一个大"大总管"一样,需要考虑到养老院的所有事宜。

        尽管有时老人和家属们并没有沈佳丽想象得那么通情达理,但只要能够获得老人和家属们的认可,沈佳丽便觉得一切都值了。

        我国现有60岁以上人口已达2.5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8.1%,这些老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需要社会养老服务。据统计,想要让老人们能够享受到养老服务,我国至少需要1200万护理员。

        然而如今我国只有200多万老人能够进入养老院生活,养老行业的工作人员只有37万人,护理员人数也只有20多万人,平均下来一个护理员只能要照顾近10个老人,其数量只是实际需求的一个零头。

        但年轻人却似乎对这个蓝海市场很不感冒。

        韩女士今年26岁了,2015年,韩女士从学校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并进入了一家养老机构做护理员。工作两年后,韩女士又进入了固定一家养老机构做助理工作,她平日里需要帮助老人做健康评估,也要负责考核护理员们的绩效,同时也负责了新员工的技能培训工作。

        像韩女士这样在养老行业打拼了5年的养老行业从业者相当罕见,和她同期毕业的同学们大多已经转行,在韩女士工作养老机构中,绝大多数的护理员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她们虽然勤快能干,但是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医学知识上相对匮乏。

        韩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以上海为例,上海的养老护理员平均人数高达50.9岁,其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4.4%。

        是什么让年轻人们不愿进入养老行业呢?

        这一局面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养老行业薪资普遍较低。

        现如今养老行业刚刚起步,许多养老机构还没有摸索出来可行的盈利渠道,因此员工薪水相对较低,很多护理员辛苦忙碌一个月只能拿到三四千元,仅凭这样的薪水在北京上海这样的都市真的很难生活,因此年轻人更愿意进入更有"钱景"的行业工作,毕竟年轻人没有什么积蓄,生活成本也越来越高,低廉的薪水吸引来的只能是一些在当地有房生活稳定,又急需一份工作的中年妇女们了。

        除此之外,养老院工作繁重琐碎的体力劳动也让一部分年轻人望而生畏,照顾老人并不容易,许多丧失了自主能力的老人吃喝拉撒都需护理人员辅助,现如今庞大的护理员人数缺口也使得每个护理员承担的工作量显著提升,相对于这种体力劳动,年轻人们更坐办公室,当个上班族。

        面子问题也是制约年轻人进入该行业的重要因素。

微信图片_20210112101933.jpg


        并不是每个家长都愿意让自家孩子去当个照顾老人的护理员的。韩女士在进入养老行业时便遭受了一些来自外界的非议,在大众心中,护理员毕竟是伺候别人的工作,年纪轻轻便进入该行业是不太体面的。

        这些问题的存在共同限制了护理员队伍的增长,这些问题固然棘手,但护理行业却的的确确是这几年来难得的朝阳产业,随着盈利模式的进一步成熟,和社会认知的逐渐改变,想必这些问题会在未来得到有效地解决。